長期以來「台灣企業老闆抱怨找不到人才」,但我們卻看到:失業率裡面,高學歷的比例最高;彈丸之地的台灣卻將近有一百七十所大學?中國大陸的就業問題也是相當險峻,據估計:每年大學以上畢業生將近七百五十萬人,然而就業市場的供給量僅有六百萬人,就業缺口達一百五十萬人,也就是這些人都沒法找到工作。
前些時候,台灣政府針對博士過剩的問題,於是乎國科會就著手規畫「五十七K方案」(促進博士級研究人員至產業合作研發方案),希望引導博士級研發能量到產業界,提升企業研發能力,並解決本土博士供過於求….。這種看似提供解決問題的美意,最終卻落得貶多於褒的下場,何以如此呢?筆者認為:問題的本質不在於如何引導博士就業!理由有二:其一為高學歷的知識份子,理當較一般人更有能力自我規畫,何以能對自己的未來輕視以待呢?須知社會資源有限,豈能隨意「施捨」;其二是產官學界如何連動,以提升及輔導就業。根據調查,多數大學生害怕畢業即失業,因而選擇延畢或是考研究所來逃避,這不僅浪費社會資源,也無法正本清源解決問題。
反觀中國大陸學校最近的一些的做法,筆者到是認為值得借鏡參考:
1.「訂單式培養」:所謂「訂單式培養」也就是筆者前面一直提到的產官學合作,簡單說就是企業需要哪方面的人才,就委託學校代為培訓。對企業的好處是:不僅解決了所需要的專業人才,還省去了自己辦學、培養專業人員的費用和麻煩。某些學校已經與海爾集團、海信集團等企業展開合作,陸續開辦了“海信班”、“錢江班”等 “訂單班”,3年來先後為企業“訂單培養”近萬名專業人才。對學生來說,他們可以專心讀書學習,不必再擔心就業問題。
2.四川大學將於2012首創“3+2+3”的項目,實際為大學讀三年、碩士研究生讀兩年、博士研究生讀三年,這樣就比過去大學四年、碩士研究生三年、博士研究生三年總共縮短了兩年。這些學生都是優秀者中的1%,考核科目為:道德水準、專業成績、科研潛力、創新意識和學習精神。姑且不論此項政策可能產生的利弊得失,筆者站在人才革新及學術與產業關聯強度來看,還是要給予肯定支持的態度。
一直以來,產官學密切合作的連動下帶動了產業的價值鏈,簡單說就是產業界的需求結合政府的政策,而學校的責任則是培養及提供就業市場所需的人才,所形成的黃金三角。「訂單式培養」說穿了就是實踐行動的成果展示,台灣的高等教育及技職體系都應該要深度檢討,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」,切莫讓在學生一畢業就變成了「流浪學生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