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

感謝各位朋友對於本站的支持鼓勵,為了提供更完整的內容,筆者將過去獨立版面的文字集結於新站:夏一跳的私房觀點(樂觀進取愛分享),歡迎舊雨新知繼續給予批評指教!

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

「喜歡」vs「擅長」

經濟不景氣加上大環境不佳,讓筆者的朋友--老周,兩年前一夕之間從公司老總變成了一介平民,老周一開始還不太習慣沒人服侍、使喚的日子,接連幾次求職面試碰壁(通常愈高階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),遂來找筆者共同思考討論自行創業的可行性…

筆者首先問了老周:自己平常有沒有哪些「喜歡」或「擅長」的興趣?老周提了「美食、旅遊、音樂、閱讀…」,「這些當中有哪些是最擅長的?」筆者接著問。一時之間,老周停頓下來,似乎也說不上究竟剛剛說的興趣,有哪些才是自己所「擅長」的…

筆者以為,所謂的「擅長」,除了必須是自己所「喜歡」的興趣之外,更要是未來可以與人勝出的關鍵。舉例來說:老周喜歡美食,但如果只是吃美食,而沒有去鑽研或自己動手做美食,那麼終究就只能當作是閒暇時刻的興趣愛好,老周如果要以美食來作為初次創業的標的,相信是要承擔相當大的風險。筆者過去也看到許多公司的老板,常常是「跨業經營」,既不是公司的核心優勢,也不是自身所擅長之處,結果當然是不如預期。

多數人的困擾相信和老周一樣:「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及所擅長之處」。筆者強烈建議可以使用策略管理上的SWOT分析,將個人的優勢、缺勢、機會、威脅做一次盤點分析,只有從自己的核心優勢專長出發,方能找出自己「喜歡」或「擅長」的事有哪些?進而掌握市場機會並加以放大。

想創業的朋友們:現在就開始找出您所「喜歡」且「擅長」的興趣吧!!!


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

要革別人的命,得先革自己的命

最近的股東會挺「熱鬧」的!

由於全球景氣持續低迷,造成台灣多數指標企業營運績效不佳,小股東們難忍口袋被「掏空」,只好在股東會上「暢所欲言」,激情的演出讓這些老板們頓時顏面無光,有些甚至大動肝火!!!最後老板們在面對媒體詢問時,多半會以「重新調整產品方向、組織架構、行銷策略以及降低營運成本、管銷費用…等」來做應對。這也就表示,該企業即將開展「變革管理」,否則企業的營運績效只會每況愈下。

所謂變革管理(Change Management)意即當企業組織成長遲緩、內部不良問題產生,無法因應經營環境的變化時,企業必須做出組織變革策略,將內部層級、工作流程以及企業文化,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改善管理,以達企業順利轉型。

雖是如此,但大多數企業說的與做的永遠沒法劃上等號。曾有老板在接受記者訪問時,突然冒出一句:「其實,我們家的產品很好啊!可是就是賣不好…」,聽起來很矛盾的一句話,產品好怎會賣不好呢?是行銷策略有問題?還是銷售人員沒有認真推廣?何以會如此呢?筆者以為:要革別人的命,得先革自己的命。實務上,筆者看過多數主管都是大打保『位』戰,績效不彰肯定不是自己的問題,總得有人出來『扛』,層層究責,最終還是基層員工最煎熬。筆者想問的是:如果是產品方向有誤,怎會老板都不知情呢?又或產品出現捷報,打了勝仗,反而老板跑到一線開記者會,標榜戰功呢?

管理大師杜拉克先生曾說過:「我們無法左右變革,我們只能走在變革的前面。」;「變革是無法避免的事情」。這種觀點充分表明,環境是多變的,管理者必須不斷地變革管理才能保證企業生存和發展。


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

兩岸合作消除電子商務障礙


按照國際組織的預估,2013年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將高達16兆美元;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的成長力道最被看好,很可能在這幾年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。兩岸語言、文化相通,購物交易習慣容易接軌,加上「台灣製造」(MIT)的口碑,台灣理應占盡先機,但近來產業界重量級人物接連發聲,呼籲政府重視兩岸電子商務的諸多障礙。這些障礙雖然困難,但絕非無解。
電子商務包含範圍極廣,從網路商店、手機APP、線上遊戲到銀行保險服務,都稱得上是電子商務的一環,不過,目前兩岸主流的電子商務類型,仍然是以網路商店、線上購物為主。台灣近年來線上購物市場每年都以二位數成長,2011年交易規模已超過3,000億元,預測今年更將接近5,000億大關。同時線上購物,更將帶動金流支付、快遞物流,乃至於行動寬頻等必須具備的周邊服務。
中國大陸的電子商務市場成長速度更為驚人。2011年時其線上購物的交易規模已有3兆人民幣,年成長率高達46%,各界並預估未來幾年仍將以超過30%的光速發展。這個預測可能只是保守估計,因為電子商務已被列入中國大陸十二五經濟發展計畫中,接下來的五年中將推動21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、83家示範企業,並以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8兆人民幣為具體目標。
如此前景看好的市場,自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特別是台灣業者具有文化、語言、距離等各種優勢,大陸消費者對MIT產品及服務更是情有獨鍾,形勢看好。事實上依據經濟部的調查顯示,我國已經跨足海外市場的電子商務業者,超過90%都是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。
但於此同時,看得到吃不到之嘆卻不絕於耳。中國大陸對於網路之監控,舉世皆知。在其「金盾」計畫下,各類型網站受到嚴密的管理甚至封鎖。雖然近年來已逐步放鬆,但對於境外網站斷斷續續的使用經驗,仍然使得電子商務的商機受到抑制,非但我國業者,連美、歐、日本等國都不斷有所抱怨。
而直接赴大陸投資電子商務,也有許多限制。目前外、台資欲投資線上購物服務,除要先取得商務部的「外商投資商業領域」審批外,還要向工信部申請所謂「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」(ICP許可證)。雖然審批項目開放申請,但實際上取得許可難如登天。依據北京外僑商會統計,目前取得全國性ICP許可證的外資,一共只有3家。
從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,進軍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市場的最佳選擇,自然電子商務網站設在台灣,如此才能帶動線上購物及金流、物流相關產業的發展,並且把利益留在台灣。這個選項,需要幾個條件的配合。
首先也是最重要的,是透過兩岸經濟合作協商機制,爭取中國大陸放寬對台灣電子商務網站的遮蔽程度,甚至建立所謂「安全名單」;雖然目前已有少部分台灣網站受惠於這種安排,但上網購物的流暢度仍不穩定。因此如何在互信基礎上擴大目前的適用範圍,是第一個要達成的條件。
第二是協助強化兩岸電子商務的金流支付及物流報關等機制,增加電子商務的便利性。第三則為建立兩岸虛擬交易的消費者保護機制。電子商務的便利性,其實也是其風險所在,在電子商務出現交易糾紛甚至詐騙問題時,目前兩岸的消費者無力跨海處理,只能自求多福。而透過兩岸合作機制,建立跨境的消保平台,自然有助於建立消費信心,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。
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商機無窮,障礙亦高,是兩岸經貿協商除了調降關稅、開放投資以外,亦應重視的議題。
【2013/03/12 經濟日報】